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表達什么情感
2023-02-06 天奇生活 【 字體:大 中 小 】
“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這句詩表達了將士們誓死報國的豪情壯志及其赤誠的愛國熱情,也表達出作者對戍邊將士的欽佩之情?!包S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出自唐代王昌齡的《從軍行七首·其四》。
《從軍行七首·其四》原文
從軍行七首·其四
作者:王昌齡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從軍行七首·其四》翻譯
青海湖上蒸騰而起的漫漫云霧,遮得連綿雪山一片黯淡,邊塞古城,玉門雄關,遠隔千里,遙遙相望。
黃沙萬里,頻繁的戰(zhàn)斗磨穿了守邊將士身上的鎧甲,而他們壯志不滅,不打敗進犯之敵,誓不返回家鄉(xiāng)。
《從軍行七首·其四》注釋
青海:指青海湖,在今青海省。唐朝大將哥舒翰筑城于此,置神威軍戍守。長云:層層濃云。雪山:即祁連山,山巔終年積雪,故云。
孤城:即玉門關。玉門關:漢置邊關名,在今甘肅敦煌西。一作“雁門關”。
破:一作“斬”。
樓蘭:漢時西域國名,即鄯善國,在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鄯善縣東南一帶。西漢時樓蘭國王與匈奴勾通,屢次殺害漢朝通西域的使臣。此處泛指唐西北地區(qū)常常侵擾邊境的少數(shù)民族政權。
終不還:一作“竟不還”。
《從軍行七首·其四》創(chuàng)作背景
盛唐時期,國力強盛,君主銳意進取、衛(wèi)邊拓土,人們渴望在這個時代嶄露頭角、有所作為。武將把一腔熱血灑向沙場建功立業(yè),詩人則為偉大的時代精神所感染,用他沉雄悲壯的豪情譜寫了一曲曲雄渾磅礴、瑰麗壯美的詩篇?!稄能娦衅呤住肪褪峭醪g采用樂府古題寫的此類邊塞詩。
《從軍行七首·其四》賞析
前兩句以“青?!薄伴L云”“雪山”“玉門關”等塞外相距遙遠的地名和壯闊意象,勾畫出氣勢恢宏的邊塞場景。其中再以“暗”“孤城”“遙望”等詞語,點出蒼?;暮娜獾乩硖卣?,使人不難體會到一股悲慨之氣已撲面而來。
第三句以“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寫征戰(zhàn),語言極為精練、剛健。大漠風沙的惡劣環(huán)境,身經“百戰(zhàn)”的慘烈經歷,“金甲”磨穿的艱苦卓絕,不僅未使主人公斗志頹喪,而是歷練得更為堅強,斗志更加高昂,故第四句以“不破樓蘭終不還”的豪邁誓言作結,就顯得水到渠成,滿篇生輝。
此詩以戰(zhàn)場的苦寒、征戰(zhàn)的艱險反襯豪壯的英雄本色,對比鮮明,形象生動;以塞外博大壯闊之景驅昂揚豪邁之情,珠聯(lián)壁合,情景照人,不愧為“盛唐氣象”的杰出代表之一。
《從軍行七首·其四》作者簡介
王昌齡,唐代詩人。字少伯,京兆長安(今陜西西安)人。一作太原(今屬陜西)人。開元十五年(727)進士及第,授汜水(今河南滎陽縣境)尉,再遷江寧丞,故世稱王江寧。
晚年貶龍標(今湖南黔陽)尉。因安史亂后還鄉(xiāng),道出亳州,為刺史閭丘曉所殺。其詩擅長七絕,邊塞詩氣勢雄渾,格調高昂;也有憤慨時政及刻畫宮怨之作。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輯有《王昌齡集》。
猜你喜歡

端午節(jié)祝福詩句 端午節(jié)祝福詩句大全


關于芒種的詩句古詩 描寫芒種的古詩詞


芒種節(jié)氣古詩有哪些 芒種的古詩有哪幾首


芒種節(jié)氣詩詞 關于芒種的詩句古詩


贊美芒種的詩句 關于芒種節(jié)氣的詩句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種類


25是質數(shù)還是合數(shù) 質數(shù)是什么


28的因數(shù)有 因數(shù)的定義


32的因數(shù) 因數(shù)和乘數(shù)是否相同嗎


33的因數(shù) 33的因數(shù)有幾個


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表達什么情感


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表達的感情


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的下一句 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的下一句是什么


黃金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這句詩的作者是誰 黃金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這句詩的作者是誰上一句 黃金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這句詩的意思


百戰(zhàn)歸來再讀書上一句 百戰(zhàn)歸來再讀書上一句


何以窺不破何以辜負卿什么意思 何以窺不破何以辜負卿的意思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