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所在位置: 天奇生活 > 教育 > 正文

桃園結義說的是誰 桃園結義的三個人是誰

2019-11-26 天奇生活 【 字體:

  桃園結義說的是劉備、張飛和關羽三個人,講的是他們三個人在一個桃花盛開的園林,舉酒結義,對天發(fā)誓,表示三個人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其中劉備做了大哥,關于做了二哥,張飛做了三弟的故事。

0bf3a5decbce47e6.jpg

  桃園三結義的故事

  張飛是一個賣肉的,有一天他將肉放在井里面,并放了一塊大石頭在上面。關于到了井邊之后,感到口渴,便將石頭搬開了,并且砍了一刀肉走了。于是張飛便去到關羽的鋪子,準備找麻煩。

  張飛找到關羽之后,二人一言不合便打了起來,不過這兩人也是打著打著發(fā)現(xiàn)了對方的不凡。二人正是角力的時候,劉備跑出來制止了雙方,二人也就順勢停下了手。

b0bb1300777eebdd.jpg

  三人發(fā)現(xiàn)每個人都有值得自己欣賞的地方,便談起了話。三人志向相同,都想要為國出力,談得十分投機。劉備告訴二人,自己乃是宗室之后,中山靖王一脈,張飛和關羽便起了結交知心。于是他們便約定好日子,結交成為好兄弟。

  隔日,三個人來到了一個桃園,點燃香燭,對天盟誓,有福同享,有難同當。他們按照年齡稱劉備為大哥,關羽為兒歌,張飛為三弟,三人約定報效國家,做出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業(yè)。

猜你喜歡

端午節(jié)祝福詩句 端午節(jié)祝福詩句大全

端午節(jié)祝福詩句 端午節(jié)祝福詩句大全

2024-06-03
16.5萬
關于芒種的詩句古詩 描寫芒種的古詩詞

關于芒種的詩句古詩 描寫芒種的古詩詞

2024-06-03
19.2萬
芒種節(jié)氣古詩有哪些 芒種的古詩有哪幾首

芒種節(jié)氣古詩有哪些 芒種的古詩有哪幾首

2024-06-03
11.9萬
芒種節(jié)氣詩詞 關于芒種的詩句古詩

芒種節(jié)氣詩詞 關于芒種的詩句古詩

2024-05-31
8.5萬
贊美芒種的詩句 關于芒種節(jié)氣的詩句

贊美芒種的詩句 關于芒種節(jié)氣的詩句

2024-05-31
9.4萬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種類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種類

2024-05-30
13.9萬
25是質數(shù)還是合數(shù) 質數(shù)是什么

25是質數(shù)還是合數(shù) 質數(shù)是什么

2024-05-30
11.1萬
28的因數(shù)有 因數(shù)的定義

28的因數(shù)有 因數(shù)的定義

2024-05-30
13.8萬
32的因數(shù) 因數(shù)和乘數(shù)是否相同嗎

32的因數(shù) 因數(shù)和乘數(shù)是否相同嗎

2024-05-30
11.9萬
33的因數(shù) 33的因數(shù)有幾個

33的因數(shù) 33的因數(shù)有幾個

2024-05-30
14.1萬
熱門推薦
相關推薦 更多 >>

桃園結義說的是誰 桃園結義的三個人是誰

桃園結義說的是誰 桃園結義的三個人是誰
桃園結義說的是劉備、張飛和關羽三個人,講的是他們三個人在一個桃花盛開的園林,舉酒結義,對天發(fā)誓,表示三個人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其中劉備做了大哥,關羽做了二哥,張飛做了三弟的故事。

桃園三結義是哪三個人 桃園三結義是哪三個人

桃園三結義是哪三個人 桃園三結義是哪三個人
桃園三結義是劉備、關羽、張飛三個人。桃園三結義最初是小說《三國演義》里記載的故事,述說當年劉備、關羽和張飛三位仁人志士,為了共同干一番大事業(yè)的目標,意氣相投,言行相依,選在一個桃花盛開的季節(jié)、選在一個桃花絢爛的園林,舉酒結義,對天盟誓,有苦同受,有難同當,有福同享,共同實現(xiàn)自己人生的美好理想。

誰是君來誰是臣全詩 誰是君王誰是臣的詩

誰是君來誰是臣全詩 誰是君王誰是臣的詩
誰是君來誰是臣出自《智取威虎山》楊子榮說的話,全詩為西北玄天一朵云,烏鴉落進了鳳凰群。滿桌都是英雄漢,誰是君來誰是臣。該詩根據(jù)當時的場景來看表達的意思就是,自己作為一只烏鴉進入到了威虎山,不知道在座的各位有哪一位是座山雕,且”滿屋盡是英雄漢“這句話其實是奉承的意思,也就是夸在坐的這些都是鳳凰,而自己是一只烏鴉。

女的說受寵若驚怎么接下一句 女生說受寵若驚怎么接下一句

女的說受寵若驚怎么接下一句 女生說受寵若驚怎么接下一句
女的說受寵若驚接下一句接:不勝榮幸。受寵若驚的意思是因為得到寵愛或賞識而又高興,又不安。出于《老子》第十三章:“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示例:1、宋·蘇軾《謝中書舍人啟》:“省躬無有,被寵若驚?!?、宋·歐陽修《辭特轉吏部侍郎表》:“受寵若驚,況被非常之命,事君無隱,敢傾至懇之誠。”3、《宋史·卷二六七·張洎傳》:“茲所謂受寵若驚,居亢無悔者也?!?

義渠君的兩個兒子結局 義渠君的兩個兒子最后怎么樣了

義渠君的兩個兒子結局 義渠君的兩個兒子最后怎么樣了
義渠君的兩個兒子,畢竟是太后和情人生下的孩子,這讓秦昭襄王臉上無光。所以秦宣太后的兒子秦昭襄王為了保住皇家顏面。就將自己同母異父的兩位弟弟,即義渠君的兩個兒子全都殺掉了。

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這句話出自 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這句話出自哪里

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這句話出自 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這句話出自哪里
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這句話出自:美國布什,在他的一次演講中說:“人類千萬年的歷史,最為珍貴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師們的經典著作,而是實現(xiàn)了對統(tǒng)治者的馴服,實現(xiàn)了把他們關在籠子里的夢想。我現(xiàn)在就是站在籠子里向你們講話”。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