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所在位置: 天奇生活 > 教育 > 正文

亡羊補牢是歷史故事嗎 亡羊補牢是故事還是寓言

2020-08-14 天奇生活 【 字體:

  《亡羊補牢》是寓言故事。寓言故事是文學體裁的一種,指的是含有諷喻或明顯教訓意義的故事。我國著名的寓言故事有《揠苗助長》、《鄭人買履》、《刻舟求劍》等。

7a85f528ba0399cf.jpg

  寓言故事簡介

  寓言故事是含有諷喻或明顯教訓意義的故事,是文學體裁的一種。它的結構簡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訓意義的主題或深刻的道理在情節(jié)高度凝練的故事中得到揭示。寓言故事常常帶有諷刺或勸誡的性質,用假托的故事或擬人手法說明某個道理或教訓。

feeb010a82ca7848.jpg

  《亡羊補牢》的故事

  從前,有個牧羊人養(yǎng)了一圈羊。早上他出去放羊的時候,發(fā)現少了一只羊。原來羊圈被大雨沖破了個窟窿,晚上的時候,狼從窟窿鉆進羊圈,把羊叼走了一只。

  鄰居知道后,都來勸他:“趕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個窟窿吧!”但是他卻說:"羊都已經丟了,將羊圈修好也沒有意義?!八阅裂蛉瞬]有接受鄰居的勸告。

  結果第二天早上,他發(fā)現羊圈里的羊又少了一只,原來狼在夜里又從窟窿進去把羊叼走了。

  他很后悔沒有聽鄰居的勸告,他馬上就拿工具把羊圈堵得結結實實的,從此以后,羊再也沒有丟過了。

猜你喜歡

端午節(jié)祝福詩句 端午節(jié)祝福詩句大全

端午節(jié)祝福詩句 端午節(jié)祝福詩句大全

2024-06-03
16.5萬
關于芒種的詩句古詩 描寫芒種的古詩詞

關于芒種的詩句古詩 描寫芒種的古詩詞

2024-06-03
19.2萬
芒種節(jié)氣古詩有哪些 芒種的古詩有哪幾首

芒種節(jié)氣古詩有哪些 芒種的古詩有哪幾首

2024-06-03
11.9萬
芒種節(jié)氣詩詞 關于芒種的詩句古詩

芒種節(jié)氣詩詞 關于芒種的詩句古詩

2024-05-31
8.5萬
贊美芒種的詩句 關于芒種節(jié)氣的詩句

贊美芒種的詩句 關于芒種節(jié)氣的詩句

2024-05-31
9.4萬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種類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種類

2024-05-30
13.9萬
25是質數還是合數 質數是什么

25是質數還是合數 質數是什么

2024-05-30
11.1萬
28的因數有 因數的定義

28的因數有 因數的定義

2024-05-30
13.8萬
32的因數 因數和乘數是否相同嗎

32的因數 因數和乘數是否相同嗎

2024-05-30
11.9萬
33的因數 33的因數有幾個

33的因數 33的因數有幾個

2024-05-30
14.1萬
熱門推薦
相關推薦 更多 >>

亡羊補牢是歷史故事嗎 亡羊補牢是故事還是寓言

亡羊補牢是歷史故事嗎 亡羊補牢是故事還是寓言
不是,《亡羊補牢》是寓言故事。寓言故事是文學體裁的一種,指的是含有諷喻或明顯教訓意義的故事。我國著名的寓言故事有《揠苗助長》、《鄭人買履》、《刻舟求劍》等。寓言故事常常帶有諷刺或勸誡的性質,用假托的故事或擬人手法說明某個道理或教訓。

曹沖稱象是歷史故事嗎 曹沖稱象是不是歷史故事

曹沖稱象是歷史故事嗎	 曹沖稱象是不是歷史故事
曹沖稱象是歷史故事。曹沖,字倉舒,東漢末年人物,東漢豫州刺史部譙[1-2](今亳州)人,曹操和環(huán)夫人之子。從小聰明仁愛,與眾不同,深受曹操喜愛。留有“曹沖稱象”的典故。曹操幾次對群臣夸耀他,有讓他繼嗣之意。曹沖還未成年就病逝,年僅十三歲。

聞雞起舞是歷史故事還是寓言故事 聞雞起舞是歷史故事嗎

聞雞起舞是歷史故事還是寓言故事 聞雞起舞是歷史故事嗎
聞雞起舞是歷史故事,因為是歷史上真實發(fā)生過的。聞雞起舞意思是聽到雞啼就起來舞劍,后來比喻有志報國的人即時奮起。《晉書·祖逖傳》記述:傳說東晉時期將領祖逖年輕時很有抱負。每次和好友劉琨談論時局,總是慷慨激昂,滿懷義憤,為了報效國家,他們在半夜一聽到雞鳴,就披衣起床,拔劍練武,刻苦鍛煉。

歷史故事有哪些 歷史故事都有什么

歷史故事有哪些 歷史故事都有什么
歷史故事有桃園三結義、烽火戲諸侯、紙上談兵、荊軻刺秦王、四面楚歌、臥薪嘗膽、負荊請罪、完璧歸趙、草船借箭、望梅止渴、三顧茅廬、梅妻鶴子、背水一戰(zhàn)、程門立雪。

歷史故事有哪些 歷史故事有什么

歷史故事有哪些 歷史故事有什么
歷史故事有:桃園三結義、烽火戲諸侯、背水一戰(zhàn)、程門立雪、紙上談兵、荊軻刺秦王、四面楚歌、臥薪嘗膽、負荊請罪、完璧歸趙、草船借箭、望梅止渴、三顧茅廬、梅妻鶴子。

退避三舍是歷史故事嗎 退避三舍是寓言故事還是歷史故事

退避三舍是歷史故事嗎 退避三舍是寓言故事還是歷史故事
《退避三舍》是歷史故事,這個詞語出自《左傳·僖公二十二年》。意思是主動退讓九十里,比喻對人退讓和回避,不與相爭。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