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所在位置: 天奇生活 > 教育 > 正文

古人之觀于天地鳥獸往往有得翻譯 古人之觀于天地鳥獸往往有得意思

2022-10-09 天奇生活 【 字體:

  翻譯:古人觀察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所得益。該句出自王安石所作的《游褒禪山記》,該篇游記因事見理,夾敘夾議,其中闡述的諸多思想,不僅在當時難能可貴,在當今社會也具有極其深遠的現(xiàn)實意義。

古人之觀于天地鳥獸往往有得翻譯

  《游褒禪山記》原文

  游褒禪山記

  宋·王安石

  褒禪山亦謂之華山,唐浮圖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禪”。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距其院東五里,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滅,獨其為文猶可識曰“花山”。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

  其下平曠,有泉側(cè)出,而記游者甚眾,所謂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問其深,則其好游者不能窮也,謂之后洞。余與四人擁火以入,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

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盡?!彼炫c之俱出。蓋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時,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

  于是余有嘆焉。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zhèn)?、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有志矣,不隨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后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廬陵蕭君圭君玉,長樂王回深父,余弟安國平父、安上純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臨川王某記。

  《游褒禪山記》翻譯

  褒禪山也稱為華山。唐代和尚慧褒當初在這里筑室居住,死后又葬在那里;因為這個緣故,后人就稱此山為褒禪山。如今人們所說的慧空禪院,就是慧褒和尚的墓舍。距離那禪院東邊五里,是人們所說的華山洞,因為它在華山南面而這樣命名。距離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座石碑倒在路旁,上面的文字已被剝蝕、損壞近乎磨滅,只有從勉強能認得出的地方還可以辨識出“花山”的字樣。如今將“華”讀為“華實”的“華”,是(因字同而產(chǎn)生的)讀音上的錯誤。

  由此向下的那個山洞平坦而空闊,有一股山泉從旁邊涌出,在這里游覽、題記的人很多,(這就)叫做“前洞”。經(jīng)由山路向上五六里,有個洞穴,一派幽深的樣子,進去便(感到)寒氣逼人,打問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歡游險的人也未能走到盡頭——這是人們所說的“后洞”。我與四個人打著火把走進去,進去越深,前進越困難,而所見到的景象越奇妙。

有個懈怠而想退出的伙伴說:“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熄滅了?!庇谑?,只好都跟他退出來。我們走進去的深度,比起那些喜歡游險的人來,大概還不足十分之一,然而看看左右的石壁,來此而題記的人已經(jīng)很少了。洞內(nèi)更深的地方,大概來到的游人就更少了。當決定從洞內(nèi)退出時,我的體力還足夠前進,火把還能夠繼續(xù)照明。我們出洞以后,就有人埋怨那主張退出的人,我也后悔跟他出來,而未能極盡游洞的樂趣。

  對于這件事我有所感慨。古人觀察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所得益,是因為他們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廣泛。平坦而又近的地方,前來游覽的人便多;危險而又遠的地方,前來游覽的人便少。但是世上奇妙雄偉、珍異奇特、非同尋常的景觀,常常在那險阻、僻遠,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不是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達的。

(雖然)有了志氣,也不盲從別人而停止,但是體力不足的,也不能到達。有了志氣與體力,也不盲從別人、有所懈怠,但到了那幽深昏暗而使人感到模糊迷惑的地方卻沒有必要的物件來支持,也不能到達??墒?,力量足以達到目的(而未能達到),在別人(看來)是可以譏笑的,在自己來說也是有所悔恨的;盡了自己的主觀努力而未能達到,便可以無所悔恨,這難道誰還能譏笑嗎?這就是我這次游山的收獲。

  我對于那座倒地的石碑,又感嘆古代刻寫的文獻未能存留,后世訛傳而無人弄清其真相的事,哪能說得完呢?這就是學者不可不深入思考而謹慎地援用資料的緣故。

  同游的四個人是:廬陵人蕭君圭,字君玉;長樂人王回,字深甫;我的弟弟王安國,字平甫;王安上,字純甫。至和元年七月,臨川人王安石記。

  《游褒禪山記》注釋

  1、浮圖:梵(fàn)語(古印度語)音譯詞,也寫作“浮屠”或“佛圖”,本意是佛或佛教徒,這里指和尚?;郯禾拼呱?。舍:名詞活用作動詞,建舍定居。址:地基,基部,基址,這里指山腳。

  2、而:連詞,并且。卒:死后。之:指褒禪山麓。

  3、以故:因為(這個)緣故,譯為“因此”。名:命名,動詞。禪:梵語譯音“禪那”的簡稱,意思是“靜思”,指佛家追求的一種境界。后來泛指有關佛教的人和事物,如禪師、禪子、坐禪、禪房、禪宗、禪林、禪杖等。褒禪,慧褒禪師。

  4、慧空禪院:寺院名。廬冢(zhǒng):古時為了表示孝敬父母或尊敬師長,在他們死后的服喪期間,為守護墳墓而蓋的屋舍,也稱“廬墓”。這里指慧褒弟子在慧褒墓旁蓋的屋舍。廬:屋舍。(一說指慧褒生前的屋舍。)冢:墳墓。禪院:佛寺。

  5、華山洞:南宋王象生《輿地紀勝》寫作“華陽洞”,看正文下出應寫作“華陽洞”。以:因為。乃:表示判斷,有“為”、“是”的意思。陽:山的南面。古代稱山的南面、水的北面為“陽”,山的背面、水的南面為“陰”。名:命名,動詞。

  6、仆道:“仆(于)道”的省略,倒在路旁。

  7、文:碑文,與下文“獨其為文(碑上殘存的文字)”的“文”不同。漫滅:指因風化剝落而模糊不清。

  8、獨:唯獨,只有。其:指代石碑。文:文字,這里指的是碑上殘存的文字。猶:還,仍。

  9、今言“華”(huā)如“華(huá)實”之“華(huá)”者,蓋音謬也:漢字最初只有“華(huā)”字,沒有“花”字,后來有了“花”字,“華”“花”分家,“華”才讀為huá。(王安石認為碑文上的“花”是按照“華”的古音而寫的今字,仍應讀huā,而不應讀“華(huá奢侈、虛浮)實”的huá。按,這里說的不是五岳中的“華(huà)山”)。言:說。蓋:承接上文,解釋原因,有“大概因為”的意思。謬:錯誤。

  10、側(cè)出:從旁邊涌出,記游:指在洞壁上題詩文留念。

  11、上:名詞活用作動詞,向上走。窈(yǎo)然:深遠幽暗的樣子。

  12、問:探究,追究。深,形容詞活用作名詞,深度。則:副詞,用于判斷句表示肯定,相當于“就”。窮:窮盡。

  13、擁火:拿著火把。擁,持,拿。以:連詞,連接狀語與中心詞。

  14、見:動詞活用作名詞,見到的景象。

  15、?。盒傅?。且:副詞,將,將要。

  16、蓋:表猜測的發(fā)語詞,大概。尚:還。不能十一:不及十分之一。不能:不及,不到。

  17、而:表遞進的連詞,并且,而且。

  18、則:表假設的連詞,那么。至:動詞活用作名詞,到達的人。加:更,更加。

  19、方是時:正當這個時候。方:當,正在。是時:指決定從洞中退出的時候。

  20、以:相當于“而”,連詞,連接狀語與中心詞。明:形容詞或用作動詞,照明。

  21、既:已經(jīng),……以后。其:助詞。

  22、則:副詞,就,便,表示前后兩事緊密相承或時間相距很近?;颍河腥恕>?jiù):責怪。其:那,那些。

  23、其:第一人稱代詞,指自己。而:連詞,表結(jié)果,以致,以至于。不得:不能,極:盡,這里有盡情享受的意思,形容詞活用作動詞。夫:這,那,指示代詞。

  24、于是:對于這種情況,因此。焉:句末語氣詞。

  25、之: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可不譯。得:心得,收獲。

  26、以:因為。求思:探求、思索。而:連詞,表遞進,而且。無不在:無所不在,沒有不探索、思考的,指思考問題廣泛全面。

  27、夫:表議論的發(fā)語詞。夷:平坦。以:連詞,表并列,而且,并且。則:表假設的連詞,那么。

  28、而:可是。觀:景象,景觀。險遠,形容詞活用作名詞,險遠的地方。

  29、而:因而。焉:兼詞,相當于“于此”。

  30、隨:跟隨(別人),“隨”字后面省略“之”。以:連詞,表結(jié)果,以致,以至于。

  31、至于:這里是抵達、到達的意思,不同于現(xiàn)代漢語用在下文開頭,表示提出另一話題。幽暗昏惑:幽深昏暗,叫人迷亂(的地方)?;杌螅好詠y。以:連詞,表目的。相(xiàng):幫助,輔助。

  32、以:相當于“而”,連詞,連接狀語與中心詞。焉:兼詞,相當于“于此”。這一句在“焉”后面省略了“而不至”。

  33、于人:在別人(看來)。為:是。

  34、其:加強反問語氣的副詞,難道。孰:誰。

  35、得:心得,收獲。

  36、謬其傳:把那些(有關的)傳說弄錯。謬,使……謬誤,把……弄錯。莫能名:不能說出真相(一說真名)。

  37、何可勝道:怎么能說得完。勝,盡。

  38、所以:表示“……的原因”。慎?。褐斏魅∩?。

  39、以:以(之),因此。悲:嘆息

  40、廬陵:今江西吉安。蕭君圭,字君玉。

  41、長樂:今福建長樂。王回,字深父。父:通“甫”,下文的“平父”“純父”的“父”同。

  42、安國平父、安上純父:王安國,字平父。王安上,字純父。

  43、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至和:宋仁宗的年號。臨川:今江西臨川。王某:王安石。古人作文起稿,寫到自己的名字,往往只作“某”,或者在“某”上冠姓,以后在謄寫時才把姓名寫出。根據(jù)書稿編的文集,也常常保留“某”的字樣。

古人之觀于天地鳥獸往往有得翻譯

  《游褒禪山記》賞析

  本文的寫作技巧也是比較高明的。既然本文的重點不在記游,而在寫游覽中的心得體會,所以在材料的取舍上,行文的組織安排上,是頗費一番切磋琢磨之功的。作者在記游中,處處為寫心得體會搭橋鋪路,使記游與心得體會十分和諧自然地結(jié)合起來。

  文章開頭“褒禪山亦謂之華山”一句,看來只是敘說褒禪山的原委,平平淡淡,并不新奇。但細加玩味,卻不尋常。它不僅為下文考究褒禪命名的由來起著開拓的作用,而且也把有關全局的“華山”二字突現(xiàn)出來。作者突現(xiàn)出“華山”,對全文的記游和議論是有著重要作用的。

  可以設想,倘若讀者不了解褒禪山就是“華山”,那么文章題為《游禪山褒記》,而下面所記的,也就是與“華山”不可分割的華山前洞、華山后洞,便失去了根基,而令人不可思議。隨之游覽華山后洞,從而發(fā)表議論也將成為不可能。

  所以首句把“華山”突現(xiàn)出來,是十分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它對全文來說,起著先引和鋪墊的作用。然而作者又不特意去就“華山”而論“華山”,卻以考究褒禪山命名由來的方式來突現(xiàn)它,這就更顯得自然入妙了。從考究褒禪山命名的由來來看,文從字順,無懈可擊;從記游角度來看,又順理成章,起到了它應有的作用。

  《游褒禪山記》創(chuàng)作背景

  從文章后面有“至和元年七月某日,臨川王某記”字樣,據(jù)此可知這篇名文是作者在宋仁宗(趙禎)至和元年即公元1054年寫的。當年4月,王安石從舒州(今安徽潛山縣)通判任上辭職,在回家探親途中游覽了褒禪山,同年7月以追記形式寫下此文。

  《游褒禪山記》作者介紹

  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人稱半山居士。封為舒國公,后又改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北宋臨川縣城鹽埠嶺(今臨川區(qū)鄧家巷)人。卒謚文,故又稱“王文公”。他“少好讀書”,中國歷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學者、詩人、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丞相、新黨領袖。

  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著有《宋史·王安石傳》。至于《難經(jīng)》《素問》《本草》、諸小說,無所不讀,農(nóng)夫女工,無所不問”《答曾子鞏書》。

猜你喜歡

端午節(jié)祝福詩句 端午節(jié)祝福詩句大全

端午節(jié)祝福詩句 端午節(jié)祝福詩句大全

2024-06-03
16.5萬
關于芒種的詩句古詩 描寫芒種的古詩詞

關于芒種的詩句古詩 描寫芒種的古詩詞

2024-06-03
19.2萬
芒種節(jié)氣古詩有哪些 芒種的古詩有哪幾首

芒種節(jié)氣古詩有哪些 芒種的古詩有哪幾首

2024-06-03
11.9萬
芒種節(jié)氣詩詞 關于芒種的詩句古詩

芒種節(jié)氣詩詞 關于芒種的詩句古詩

2024-05-31
8.5萬
贊美芒種的詩句 關于芒種節(jié)氣的詩句

贊美芒種的詩句 關于芒種節(jié)氣的詩句

2024-05-31
9.4萬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種類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種類

2024-05-30
13.9萬
25是質(zhì)數(shù)還是合數(shù) 質(zhì)數(shù)是什么

25是質(zhì)數(shù)還是合數(shù) 質(zhì)數(shù)是什么

2024-05-30
11.1萬
28的因數(shù)有 因數(shù)的定義

28的因數(shù)有 因數(shù)的定義

2024-05-30
13.8萬
32的因數(shù) 因數(shù)和乘數(shù)是否相同嗎

32的因數(shù) 因數(shù)和乘數(shù)是否相同嗎

2024-05-30
11.9萬
33的因數(shù) 33的因數(shù)有幾個

33的因數(shù) 33的因數(shù)有幾個

2024-05-30
14.1萬
熱門推薦
相關推薦 更多 >>

古人之觀于天地鳥獸往往有得翻譯 古人之觀于天地鳥獸往往有得意思

古人之觀于天地鳥獸往往有得翻譯 古人之觀于天地鳥獸往往有得意思
翻譯:古人觀察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所得益。觀:觀察。該句出自王安石所作的《游褒禪山記》,該篇游記因事見理,夾敘夾議,其中闡述的諸多思想,不僅在當時難能可貴,在當今社會也具有極其深遠的現(xiàn)實意義。

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翻譯 游褒禪山記的翻譯

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翻譯 游褒禪山記的翻譯
“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的意思是:古人觀察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所得益。作者借托古人,告誡今人要想有所收益,也應該具有古人那種探索的精神。

修之來此樂其地僻而事簡,又愛其俗之安閑翻譯 修之來此樂其地僻而事簡,又愛其俗之安閑的意思

修之來此樂其地僻而事簡,又愛其俗之安閑翻譯 修之來此樂其地僻而事簡,又愛其俗之安閑的意思
修之來此,樂其地僻而事簡,又愛其俗之安閑的翻譯是:我來到這里,喜歡它地方僻靜而公事清簡,又愛它的風俗安恬閑適。出自歐陽修的《豐樂亭記》。

不仁而得國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翻譯 不仁而得國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的翻譯

不仁而得國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翻譯 不仁而得國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的翻譯
不仁而得國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翻譯是:不仁義但是得到國家大權(quán)的人,是有的;不施行仁德的人卻能得到天下,這樣的事從來不曾有過。這句話出自戰(zhàn)國孟子創(chuàng)作的《孟子·盡心下》。《盡心下》是《孟子》里最后一篇文章,全文一共三十八章。

古人讀書求學的故事有哪些 古人讀書求學的故事有什么

古人讀書求學的故事有哪些 古人讀書求學的故事有什么
古人讀書求學的故事有《映月讀書》、《懸梁刺股》、《鑿壁借光》、《囊螢映雪》、《負薪掛角》。《映月讀書》講的是南朝人江泌小時家貧,白天要做工,晚上他抓緊時間來學習,由于買不起燭火,就只有站在月光底下讀書,月亮西墜。他爬上梯子接著讀,經(jīng)常因困倦從梯子上摔下,爬起來后接著讀書。

獻之嘗經(jīng)吳郡全文翻譯 獻之嘗經(jīng)吳郡文言翻譯

獻之嘗經(jīng)吳郡全文翻譯 獻之嘗經(jīng)吳郡文言翻譯
“獻之嘗經(jīng)吳郡”全文翻譯:王獻之從會稽郡經(jīng)過吳郡的時候,聽說顧辟疆有個名園,他與這個名園的主人并不相識,便徑直到人家府上去。碰上顧辟疆正和賓客朋友設宴暢飲,可是王子敬游遍了整個花園后,只在那里指點評論優(yōu)劣,旁若無人。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