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所在位置: 天奇生活 > 教育 > 正文

文言文登泰山記原文及翻譯

2022-11-18 天奇生活 【 字體:

  《登泰山記》原文

  泰山之陽,汶水西流;其陰,濟水東流。陽谷皆入汶,陰谷皆入濟。當(dāng)其南北分者,古長城也。最高日觀峰,在長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師乘風(fēng)雪,歷齊河、長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長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與知府朱孝純子潁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為磴,其級七千有余。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繞泰安城下,酈道元所謂環(huán)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嶺,復(fù)循西谷,遂至其巔。古時登山,循東谷入,道有天門。東谷者,古謂之天門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經(jīng)中嶺及山巔,崖限當(dāng)?shù)勒?,世皆謂之天門云。

道中迷霧冰滑,磴幾不可登。及既上,蒼山負雪,明燭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徠如畫,而半山居霧若帶然。

  戊申晦,五鼓,與子潁坐日觀亭,待日出。大風(fēng)揚積雪擊面。亭東自足下皆云漫。稍見云中白若摴蒱數(shù)十立者,山也。

極天云一線異色,須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紅光,動搖承之?;蛟唬藮|海也?;匾暼沼^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絳皓駁色,而皆若僂。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宮在碧霞元君祠東。是日觀道中石刻,自唐顯慶以來,其遠古刻盡漫失。僻不當(dāng)?shù)勒撸圆患巴?/p>

  山多石,少土;石蒼黑色,多平方,少圜。少雜樹,多松,生石罅,皆平頂。冰雪,無瀑水,無鳥獸音跡。至日觀數(shù)里內(nèi)無樹,而雪與人膝齊。

  桐城姚鼐記。

  《登泰山記》翻譯

  泰山的南面,汶河向西流去;泰山的北面,濟水向東流去。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汶水,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濟水。處在那陽谷和陰谷南北分界處的,是古代春秋時期齊國所筑長城的遺址。最高的日觀峰,在古長城以南十五里。

  我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從京城里出發(fā),冒著風(fēng)雪啟程,經(jīng)過齊河縣、長清縣,穿過泰山西北面的山谷,跨過長城的城墻,到達泰安。這月28日,我和泰安知府朱孝純從南邊的山腳登山。攀行四十五里遠,道路都是石板砌成的石級,那些臺階共有七千多級。

泰山正南面有三條水道,其中中谷的水環(huán)繞泰安城,這就是酈道元書中所說的環(huán)水。我起初順著中谷進去。沿著小路走了不到一半,翻過中嶺,再沿著西邊的水道走,就到了泰山的巔頂。古時候登泰山,沿著東邊的水道進入,道路中有座天門。這東邊的山谷,古時候稱它為“天門溪水”,是我沒有到過的?,F(xiàn)在我經(jīng)過的中嶺和山頂,擋在路上的像門檻一樣的山崖,世上人都稱它為“天門”。

一路上大霧彌漫、冰凍溜滑,石階幾乎無法攀登。等到已經(jīng)登上山頂,只見青山上覆蓋著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遠望夕陽映照著泰安城,汶水、徂徠山就像是一幅美麗的山水畫,停留在半山腰處的云霧,又像是一條舞動的飄帶似的。

  戊申這一天是月底,五更的時候,我和子穎坐在日觀亭里,等待日出。這時大風(fēng)揚起的積雪撲面打來。日觀亭東面從腳底往下一片云霧彌漫,依稀可見云中幾十個白色的像骰子似的東西,那是山峰。

天邊的云彩形成一條線呈現(xiàn)出奇異的顏色,一會兒又變成五顏六色的。太陽升上來了,紅的像朱砂一樣,下面有紅光晃動搖蕩著托著它。有人說,這是東海。回頭看日觀峰以西的山峰,有的被日光照到,有的沒照到,或紅或白,顏色錯雜,都像彎腰曲背鞠躬致敬的樣子。

  日觀亭西面有一座東岳大帝廟,又有一座碧霞元君廟?;实鄢鐾庋残袝r居住的處所就在碧霞元君廟的東面。這一天,還觀看了路上的石刻,都是從唐朝顯慶年間以來的,那些更古老的石碑都已經(jīng)模糊或缺失了。那些偏僻不對著道路的石刻,都趕不上去看了。

  山上石頭多,泥土少。山石都呈青黑色,大多是平的、方形的,很少有圓形的。雜樹很少,多是松樹,松樹都生長在石頭的縫隙里,樹頂是平的。冰天雪地,沒有瀑布,沒有飛鳥走獸的聲音和蹤跡。日觀峰附近幾里以內(nèi)沒有樹木,積雪厚得同人的膝蓋一樣平齊。

  桐城姚鼐記述。

文言文登泰山記原文及翻譯 文言文登泰山記原文和翻譯

  《登泰山記》注釋

  1、陽:山的南面。

  2、汶(Wèn)水:也叫汶河。發(fā)源于山東萊蕪東北原山,向西南流經(jīng)泰安東。

  3、濟水:發(fā)源于河南濟源縣西王屋山,東流到山入海東。后來下游被黃河沖沒。

  4、陽谷:指山南面谷中的水。谷,兩山之間的流水道,現(xiàn)通稱山澗。

  5、古長城:指春秋時期齊國所筑長城的遺址,古時齊魯兩國以此為界。

  6、日觀峰:在山頂東巖,是泰山觀日出的地方。

  7、以:在。

  8、乾隆三十九年:即年。乾隆,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歷的年號。

  9、乘:趁,這里有“冒著”的意思。

  10、齊河、長清:地名,都在山東省。

  11、限:門檻,這里指像一道門檻的城墻。

  12、泰安:即今山東泰安,在泰山南面,清朝為泰安府治所。

  13、丁未:丁未日(十二月二十八日)。

  14、朱孝純子穎:朱孝純,字子穎。當(dāng)時是泰安府的知府。

  15、蹬(dèng):石級。

  16、級:石級。

  17、環(huán)水:即中溪,俗稱梳洗河,流出泰山,傍泰安城東面南流。

  18、循以入:順著(中谷)進去。

  19、道少半:路不到一半。

  20、中嶺:即黃峴嶺,又名中溪山,中溪發(fā)源于此。

  21、天門:泰山峰名。

  22、崖限當(dāng)?shù)勒撸簱踉诼飞系南耖T檻一樣的山崖。

  23、云:語氣助詞。

  24、幾:幾乎。

  25、蒼山負雪,明燭天南:青山上覆蓋著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負,背。燭,動詞,照。

  26、徂徠(cúlái):山名,在泰安東南。

  27、居:停留。

  28、戊申晦:戊申這一天是月底?;蓿恨r(nóng)歷每月最后一天。

  29、五鼓:五更。

  30、日觀亭:亭名,在日觀峰上。

  31、漫:迷漫。

  32、摴蒱(chūpú):又作“樗蒲”,古代的一種賭博游戲,這里指博戲用的“五木”。五木兩頭尖,中間廣平,立起來很像山峰。

  33、極天:天邊。

  34、采:通“彩”。

  35、丹:朱砂。

  36、東海:泛指東面的海。這里是想象,實際上在泰山頂上看不見東海。

  37、或得日,或否:有的被日光照著,有的沒有照著。

  38、絳皓駁色:或紅或白,顏色錯雜。絳,大紅。皓:白色。駁:雜。

  39、若僂:像脊背彎曲的樣子。引申為鞠躬、致敬的樣子。日觀峰西面諸峰都比日觀峰低,所以這樣說。僂,駝背。

  40、岱祠:東岳大帝廟。

  41、碧霞元君:傳說是東岳大帝的女兒。

  42、行宮:皇帝出外巡行時居住的住所。這里指乾隆登泰山時住過的宮室。

  43、顯慶:唐高宗的年號。

  44、漫失:模糊或缺失。漫:磨滅。

  45、僻不當(dāng)?shù)勒撸浩?,不在道路附近的?/p>

  46、圜:通“圓”。

  47、石罅:石縫。

  48、瀑水:瀑布。

文言文登泰山記原文及翻譯 文言文登泰山記原文和翻譯

  《登泰山記》賞析

  文章描述了作者冒雪登泰山觀賞日出的經(jīng)過,描寫了泰山的雄奇形勢,并考察糾正了泰山記載的錯誤,文字簡潔生動,寫景尤為出色,是桐城派古文的名篇。

  學(xué)者王克煜將這篇散文和楊朔的《泰山極頂》、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馮驥才的《挑山工》并稱為現(xiàn)代泰山四大著名散文。

  《登泰山記》創(chuàng)作背景

  姚鼐參加纂修的《四庫全書》于乾隆三十七年告成,以御史記名。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以養(yǎng)親為名,告歸田里,道經(jīng)泰安與摯友泰安知府朱孝純(字子穎)于此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傍晚同上泰山山頂,第二天即除夕(當(dāng)年十二月小)五更時分至日觀峰的日觀亭后,觀賞日出,寫下了這篇游記。

  《登泰山記》作者介紹

  姚鼐,字姬傳,一字夢谷,室名惜抱軒,清代詩人,桐城人。人稱惜抱先生,清乾隆二十八年進士,官至刑部郎中、記名御史。歷主江寧、揚州等地書院,凡四十年,并曾參與編修《四庫全書》。伯父姚范授以經(jīng)文,又從劉大櫆學(xué)習(xí)古文,為“桐城派”主要作家。

  主張文章必須以“考據(jù)”、“詞章”為手段,以闡揚儒家的“義理”,并以陽剛、陰柔區(qū)別文章的風(fēng)格。又發(fā)展劉大櫆擬古主張,提倡從模擬古文的“格律聲色”入手,進而模擬其“神理氣味”。

  所作多為書序、碑傳之屬,大抵以程朱理學(xué)為依歸。他的散文簡潔精練,溫潤清新,有文采,形象性強。所著有《惜抱軒全集》,并選有《古文辭類纂》、《五七言今體詩鈔》。

猜你喜歡

端午節(jié)祝福詩句 端午節(jié)祝福詩句大全

端午節(jié)祝福詩句 端午節(jié)祝福詩句大全

2024-06-03
16.5萬
關(guān)于芒種的詩句古詩 描寫芒種的古詩詞

關(guān)于芒種的詩句古詩 描寫芒種的古詩詞

2024-06-03
19.2萬
芒種節(jié)氣古詩有哪些 芒種的古詩有哪幾首

芒種節(jié)氣古詩有哪些 芒種的古詩有哪幾首

2024-06-03
11.9萬
芒種節(jié)氣詩詞 關(guān)于芒種的詩句古詩

芒種節(jié)氣詩詞 關(guān)于芒種的詩句古詩

2024-05-31
8.5萬
贊美芒種的詩句 關(guān)于芒種節(jié)氣的詩句

贊美芒種的詩句 關(guān)于芒種節(jié)氣的詩句

2024-05-31
9.4萬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種類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種類

2024-05-30
13.9萬
25是質(zhì)數(shù)還是合數(shù) 質(zhì)數(shù)是什么

25是質(zhì)數(shù)還是合數(shù) 質(zhì)數(shù)是什么

2024-05-30
11.1萬
28的因數(shù)有 因數(shù)的定義

28的因數(shù)有 因數(shù)的定義

2024-05-30
13.8萬
32的因數(shù) 因數(shù)和乘數(shù)是否相同嗎

32的因數(shù) 因數(shù)和乘數(shù)是否相同嗎

2024-05-30
11.9萬
33的因數(shù) 33的因數(shù)有幾個

33的因數(shù) 33的因數(shù)有幾個

2024-05-30
14.1萬
熱門推薦
相關(guān)推薦 更多 >>

文言文登泰山記原文及翻譯

文言文登泰山記原文及翻譯
原文:泰山之陽,汶水西流;其陰,濟水東流。陽谷皆入汶,陰谷皆入濟。當(dāng)其南北分者,古長城也。最高日觀峰,在長城南十五里。翻譯:泰山的南面,汶河向西流去;泰山的北面,濟水向東流去。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汶水,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濟水。處在那陽谷和陰谷南北分界處的,是古代春秋時期齊國所筑長城的遺址。最高的日觀峰,在古長城以南十五里。

過秦論原文及翻譯及注釋 過秦論原文翻譯及注釋

過秦論原文及翻譯及注釋 過秦論原文翻譯及注釋
1、原文:秦孝公據(jù)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窺周室,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nèi),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當(dāng)是時也,商君佐之,內(nèi)立法度,務(wù)耕織,修守戰(zhàn)之具;外連衡而斗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2、注釋:(1)秦孝公:秦國的國君。(2)崤函:崤山和函谷關(guān)。(3)雍(yōng)州:古九州之一。

湖心亭看雪原文翻譯及賞析

湖心亭看雪原文翻譯及賞析
翻譯:崇禎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邊。大雪接連下了多天,湖中的行人、飛鳥的聲音都消失了。這一天晚上八點左右,我撐著一葉小舟,穿著毛皮衣,帶著火爐,獨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面上冰花一片彌漫,天和云和山和水,天光湖色全是白皚皚的。賞析:全文描繪了作者所看到的幽靜深遠、潔白廣闊的雪景圖,體現(xiàn)了作者的故國之思,也反映了作者不與世俗同流合污、不隨波逐流的品質(zhì),寄托了人生渺茫的慨嘆。

湖心亭看雪原文翻譯及注釋

湖心亭看雪原文翻譯及注釋
翻譯:崇禎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邊。大雪接連下了多天,湖中的行人、飛鳥的聲音都消失了。這一天晚上八點左右,我撐著一葉小舟,穿著毛皮衣,帶著火爐,獨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面上冰花一片彌漫,天和云和山和水,天光湖色全是白皚皚的。注釋:1、湖心亭:杭州西湖的湖心亭。2、崇禎五年:為公元1632年。3、俱:都。絕:無。

越人歌翻譯及賞析 越人歌原文、翻譯及賞析

越人歌翻譯及賞析 越人歌原文、翻譯及賞析
《越人歌》翻譯:今晚是怎樣的晚上啊河中漫游,今天是什么日子啊與王子同舟。深蒙錯愛啊不以我鄙陋為恥,心緒紛亂不止啊能結(jié)識王子。山上有樹木啊樹木有丫枝,心中喜歡你啊你卻不知此事?!对饺烁琛泛统钠渌耖g詩歌一起成為《楚辭》的藝術(shù)源頭,是中國最早的翻譯作品,體現(xiàn)了不同民族人民和諧共處的狀況,表達了對跨越階級的愛情的抒歌。

早秋過龍武李將軍書齋翻譯及賞析 早秋過龍武李將軍書齋原文及翻譯賞析

早秋過龍武李將軍書齋翻譯及賞析 早秋過龍武李將軍書齋原文及翻譯賞析
《早秋過龍武李將軍書齋》翻譯:秋蟬聲從樹梢傳來,深巷中的紅漆大門前如此冷清,好似主人在閑居之中。他的書房里擺放著書畫和幾根竹子,竹子自帶香氣,滿眼看去,書籍滿架。笑著說話的書童知道禮數(shù),李將軍在吟誦,像村野之人一樣豪放。這些書籍中將軍最愛讀英雄傳,想要建功立業(yè),又害怕比不上那些英雄。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