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所在位置: 天奇生活 > 教育 > 正文

某則以謂受命于人主議法度而修之于朝廷翻譯 某則以謂受命于人主議法度而修之于朝廷的翻譯

2022-06-27 天奇生活 【 字體:

  某則以謂受命于人主,議法度而修之于朝廷翻譯:但我認為我們應(yīng)該接受皇帝的命令,在朝堂上公開討論法律制度,并在朝堂上修改它。該句出自北宋文學家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篇中對司馬光加給作者的“侵官、生事、征利、拒諫、怨謗”五個罪名逐一作了反駁,并批評士大夫階層的因循守舊,表明堅持變法的決心。言辭犀利,針鋒相對,是古代的駁論名篇之一。

某則以謂受命于人主議法度而修之于朝廷翻譯

  《答司馬諫議書》原文

  某啟:

  昨日蒙教,竊以為與君實游處相好之日久,而議事每不合,所操之術(shù)多異故也。雖欲強聒,終必不蒙見察,故略上報,不復(fù)一一自辨。重念蒙君實視遇厚,于反復(fù)不宜鹵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實或見恕也。

  蓋儒者所爭,尤在于名實,名實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實所以見教者,以為侵官、生事、征利、拒諫,以致天下怨謗也。某則以謂:受命于人主,議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為侵官;舉先王之政,以興利除弊,不為生事;為天下理財,不為征利;辟邪說,難壬人,不為拒諫。至于怨誹之多,則固前知其如此也。

  人習于茍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國事、同俗自媚于眾為善,上乃欲變此,而某不量敵之眾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則眾何為而不洶洶然?盤庚之遷,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

  盤庚不為怨者故改其度,度義而后動,是而不見可悔故也。如君實責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為,以膏澤斯民,則某知罪矣;如曰今日當一切不事事,守前所為而已,則非某之所敢知。

  無由會晤,不任區(qū)區(qū)向往之至。

  《答司馬諫議書》注釋

  1、某:自稱。啟:寫信說明事情。

  2、蒙教:承蒙指教。這里指接到來信。

  3、竊:私.私自。這里用作謙詞。君實:司馬光的字。古人寫信稱對方的字以示尊敬。游處:同游共處,即同事交往的意思。

  4、操:持,使用。術(shù):方法,主張。

  5、強聒(guō):硬在耳邊啰嗦,強作解說。聒:語聲嘈雜。

  6、略:簡略。上報:給您寫?;匦牛褐竿醢彩拥剿抉R光第一封來信后的簡答。

  7、重(chóng)念:再三想想。視遇厚:看重的意思,視遇:看待。

  8、反復(fù):指書信往來。鹵莽:簡慢無禮。

  9、具道:詳細說明。所以:原委。

  10、冀(jì):希望。

  11、儒者:這里泛指一般封建士大夫。

  12、名實:名義和實際。尤在名實,一作尤在于名實。

  13、怨謗(bàng):怨恨,指責。

  14、人主:皇帝。這里指宋神宗趙頊。

  15、議法度:討論、審定國家的法令制度。修:修訂。

  《答司馬諫議書》譯文

  鄙人王安石請啟:昨天承蒙您來信指教,我私下認為與君實您交往相好的日子很久了,但是議論起政事來意見常常不一致,這是因為我們所持的政治主張和方法大多不同。雖然想要向您硬啰嗦幾句,但終究一定是不能蒙受您考慮我的意見,所以我只是簡單地給您寫了封回信,不再一一為自己辯解了。

  再三考慮君實對我的重視厚遇,在書信往來上不應(yīng)該粗疏草率,所以現(xiàn)在詳細地說出我這樣做的理由,希望您或許能夠?qū)捤∥野伞?/p>

  有學問的讀書人所爭論的問題,特別注重于名義和實際是否相符。如果名義和實際的關(guān)系已經(jīng)明確了,那么天下的大道理也就清晰了。現(xiàn)在君實您用來指教我的,是認為我推行新法侵奪了官吏們的職權(quán),制造了事端,爭奪了百姓的財利,拒絕接受不同的意見,因而招致天下人的怨恨和誹謗。

  我卻認為從皇帝那里接受命令,議訂法令制度,又在朝廷上修正決定,把它交給負有專責的官吏去執(zhí)行,這不能算是侵奪官權(quán);實行古代賢明君主的政策,用它來興辦對天下有利的事業(yè)、消除種種弊病,這不能算是制造事端。

  為天下治理整頓財政,這不能算是與百姓爭奪財利;抨擊不正確的言論,駁斥巧辯的壞人,這不能算是拒絕接受他人的規(guī)勸。至于社會上對我的那么多怨恨和誹謗,那是我本來早就料到它會這樣的。

  人們習慣于茍且偷安、得過且過已不是一天的事了。士大夫們多數(shù)把不顧國家大事、附和世俗的見解,向眾人獻媚討好當做好事,因而皇上才要改變這種不良風氣,那么我不去估量反對者的多少,想拿出自己的力量幫助皇上來抵制這股勢力,這樣一來那么那些人又為什么不對我大吵大鬧呢?盤庚遷都的時候,連老百姓都抱怨啊,并不只是朝廷上的士大夫加以反對。

  盤庚不因為有人怨恨的緣故就改變自己的計劃;這是他考慮到遷都合理,然后堅決行動;認為對就看不出有什么可以后悔的緣故啊。

  如果君實您責備我是因為我在位任職很久,沒能幫助皇上干一番大事業(yè),使這些老百姓得到好處,那么我承認自己是有罪的;如果說現(xiàn)在應(yīng)該什么事都不去做,墨守前人的陳規(guī)舊法就是了,那就不是我敢領(lǐng)教的了。

  沒有機會與您見面,內(nèi)心實在仰慕到極點。

某則以謂受命于人主議法度而修之于朝廷翻譯

  《答司馬諫議書》賞析

  全文立論的論點是針對司馬光認為新法“侵官、生事、征利、拒諫、致怨”的指責,指出儒者所爭,尤在于名實。名實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從而說明變法是正確的。司馬光的攻擊名實不符,全是謬論。

  文章逐條駁斥司馬光的謬論,揭露出他們保守、腐朽的本質(zhì),表示出作者堅持改革,絕不為流言俗語所動的決心。

  這篇短信筆力精銳,文字經(jīng)濟而富有說服力,語氣委婉而嚴正,既不傷害私人的友誼,也不向反對的意見妥協(xié)。作者的修辭和邏輯推理是根據(jù)對具體的人、具體的場合,運用了反駁、引導(dǎo)、對比、證明、啟發(fā)、類推等方法,由近及遠、由遠及近、層層逼進進行的,它是駁念性政論文的典范之作。

  《答司馬諫議書》創(chuàng)作背景

  司馬光給王安石寫了信,他列舉實施新法“侵官”、“生事”、“征利”、“拒諫”、“致怨”等弊端,要求王安石廢棄新法,恢復(fù)舊制。

  王安石則寫了《答司馬諫議書》回復(fù):“如君實責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為,以膏澤斯民,則某知罪矣,如曰今日當一切不事事,守前所為而已,則非某之所敢知?!焙髞韮扇送耆^裂,司馬光跟皇帝辭職,隱居洛陽專心撰寫《資治通鑒》。

《答司馬諫議書》作者介紹

  王安石,字介甫,晚號半山,小字獾郎,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撫州臨川人(現(xiàn)為撫州東鄉(xiāng)縣上池里洋村),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他出生在一個小官吏家庭。父益,字損之,曾為臨江軍判官,一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幾任州縣官。安石少好讀書,記憶力特強,從小受到較好的教育。

  慶歷二年(1042)登楊鎮(zhèn)榜進士第四名,先后任淮南判官、鄞縣知縣、舒州通判、常州知州、提點江東刑獄等地方官吏。治平四年(1067)神宗初即位,詔安石知江寧府,旋召為翰林學士。熙寧二年(1069)提為參知政事,從熙寧三年起,兩度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推行新法。熙寧九年罷相后,隱居,病死于江寧(今江蘇南京市)鐘山,謚文。

猜你喜歡

端午節(jié)祝福詩句 端午節(jié)祝福詩句大全

端午節(jié)祝福詩句 端午節(jié)祝福詩句大全

2024-06-03
16.5萬
關(guān)于芒種的詩句古詩 描寫芒種的古詩詞

關(guān)于芒種的詩句古詩 描寫芒種的古詩詞

2024-06-03
19.2萬
芒種節(jié)氣古詩有哪些 芒種的古詩有哪幾首

芒種節(jié)氣古詩有哪些 芒種的古詩有哪幾首

2024-06-03
11.9萬
芒種節(jié)氣詩詞 關(guān)于芒種的詩句古詩

芒種節(jié)氣詩詞 關(guān)于芒種的詩句古詩

2024-05-31
8.5萬
贊美芒種的詩句 關(guān)于芒種節(jié)氣的詩句

贊美芒種的詩句 關(guān)于芒種節(jié)氣的詩句

2024-05-31
9.4萬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種類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種類

2024-05-30
13.9萬
25是質(zhì)數(shù)還是合數(shù) 質(zhì)數(shù)是什么

25是質(zhì)數(shù)還是合數(shù) 質(zhì)數(shù)是什么

2024-05-30
11.1萬
28的因數(shù)有 因數(shù)的定義

28的因數(shù)有 因數(shù)的定義

2024-05-30
13.8萬
32的因數(shù) 因數(shù)和乘數(shù)是否相同嗎

32的因數(shù) 因數(shù)和乘數(shù)是否相同嗎

2024-05-30
11.9萬
33的因數(shù) 33的因數(shù)有幾個

33的因數(shù) 33的因數(shù)有幾個

2024-05-30
14.1萬
熱門推薦
相關(guān)推薦 更多 >>

某則以謂受命于人主議法度而修之于朝廷翻譯 某則以謂受命于人主議法度而修之于朝廷的翻譯

某則以謂受命于人主議法度而修之于朝廷翻譯 某則以謂受命于人主議法度而修之于朝廷的翻譯
某則以謂受命于人主,議法度而修之于朝廷翻譯:但我認為我們應(yīng)該接受皇帝的命令,在朝堂上公開討論法律制度,并在朝堂上修改它。該句出自北宋文學家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篇中對司馬光加給作者的“侵官、生事、征利、拒諫、怨謗”五個罪名逐一作了反駁,并批評士大夫階層的因循守舊,表明堅持變法的決心。言辭犀利,針鋒相對,是古代的駁論名篇之一。

議法度而修之于朝廷翻譯 議法度而修之于朝廷翻譯句式

議法度而修之于朝廷翻譯 議法度而修之于朝廷翻譯句式
“議法度而修之于朝廷”的翻譯是議訂法令制度,并在朝廷上修正。“議法度而修之于朝廷”這句話出自王安石的《答司馬諫議書》,原文:某則以謂:受命于人主,議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為侵官;舉先王之政,以興利除弊,不為生事;為天下理財,不為征利;辟邪說,難壬人,不為拒諫。至于怨誹之多,則固前知其如此也。

有心之人無需多言,無心之人言多是什么意思? 有心之人無需多言,無心之人言多意思?

有心之人無需多言,無心之人言多是什么意思?	  有心之人無需多言,無心之人言多意思?
有心之人無需多言,無心之人無需一言有如下的意思:有心的人不用多說話只要做就是了,理解最重要,不關(guān)心你的人不需要多說一句話,因為多說一句都是廢話,關(guān)心你的人只要心里有無需要多說話,就有心理感應(yīng)。有相同含義的句子還有,最遠的你,是我最近的愛。人生有多少相遇,溫柔了多少歲月;有多少相逢,明媚了多少時光;又有多少回眸,浸潤了多少醉人的情懷。

不效則治臣之罪的效是什么意思 不效則治臣之罪的效意思是什么

不效則治臣之罪的效是什么意思 不效則治臣之罪的效意思是什么
不效則治臣之罪的效意思:成效,效果。整句的意思:沒有成效就治我的罪。該句出自《出師表》,《出師表》是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在決定北上伐魏、克復(fù)中原之前給后主劉禪上書的表文。這篇表文以議論為主,兼用記敘和抒情。全文以懇切委婉的言辭勸勉后主要廣開言路、嚴明賞罰、親賢遠佞,以此興復(fù)漢室 還于舊都;同時也表達自己以身許國,忠貞不二的思想。

以家人之名男女主什么時候在一起 以家人之名男女主在一起的時間

以家人之名男女主什么時候在一起 以家人之名男女主在一起的時間
以家人之名男女主是在第25集在一起的。凌霄回國后李尖尖一直在疏遠他和賀子秋,凌霄很苦惱,甚至干涉李尖尖談戀愛。兄妹三人因為這件事大吵了一架。后來賀子秋出車禍意外讓他們?nèi)齻€人和好,李尖尖也不再對他們兩個人疏離。凌霄很開心,他開始對李尖尖展開了追求攻勢。

每溫顏強笑以遣之翻譯 每溫顏強笑以遣之什么意思

每溫顏強笑以遣之翻譯 每溫顏強笑以遣之什么意思
“每溫顏強笑以遣之”翻譯:每當遇到問題和煩心事的時候,都用溫和的態(tài)度強顏歡笑,勉強裝出笑臉來面對別人。該句出自歐陽修的《歸田錄》,講的是北宋田元均為了應(yīng)付權(quán)貴子弟托人情,多年強作笑容,自稱“笑得面似靴皮”,滿面皺紋。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