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洞庭湖贈張丞相頷聯(lián)賞析
2023-02-13 天奇生活 【 字體:大 中 小 】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頷聯(lián)賞析:三四兩句繼續(xù)寫湖的廣闊,但目光又由遠而近,從湖面寫到湖中倒映的景物:籠罩在湖上的水氣蒸騰,吞沒了云、夢二澤,“云、夢”是古代兩個湖澤的名稱,據(jù)說云澤在江北,夢澤在江南,后來大部分都淤成陸地。西南風起時,波濤奔騰,涌向東北岸,好像要搖動岳陽城似的。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原文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圣明。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翻譯
八月洞庭湖水暴漲幾與岸平,水天一色交相輝映迷離難辨。云夢大澤水汽蒸騰白白茫茫,波濤洶涌似乎把岳陽城撼動。想要渡湖卻苦于找不到船只,圣明時代閑居又覺愧對明君。坐看垂釣之人多么悠閑自在,可惜只能空懷一片羨魚之情。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注釋
1、洞庭湖:中國第二大淡水湖,在今湖南省北部。張丞相:指張九齡,唐玄宗時宰相。
2、湖:此指洞庭湖。
3、涵虛:包含天空,指天空倒映在水中。涵,包容。虛,虛空,空間,高空?;焯澹号c天混為一體。太清,指天空。
4、氣蒸:一作“氣吞”。云夢澤:古代云夢澤分為云澤和夢澤,指湖北南部、湖南北部一帶低洼地區(qū)。洞庭湖是它南部的一角。
5、撼:搖動。一作“動”。岳陽城:在洞庭湖東岸。
6、“欲濟”句:想渡湖而沒有船只,比喻想做官而無人引薦。濟,渡。楫(jí),劃船用具,船槳,這里也是借指船。
7、“端居”句:生在太平盛世自己卻閑居在家,因此感到羞愧。端居,閑居。圣明,指太平盛世,古時認為皇帝圣明,社會就會安定。
8、坐觀:一作“徒憐”。者:一作“叟”。
9、空:一作“徒”。羨魚:語出《淮南子·說林訓(xùn)》:“臨河而羨魚,不如歸家織網(wǎng)?!?/p>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賞析
該詩通過描述面臨煙波浩淼的洞庭湖欲渡無舟的感嘆以及臨淵而羨魚的情懷而曲折地表達了詩人希望張九齡予以援引之意。全詩以望洞庭湖起興,由“欲濟無舟楫”過渡,對于本來是藉以表意的洞庭湖,進行了潑墨山水般的大筆渲繪,呈現(xiàn)出八百里洞庭的闊大境象與壯偉景觀,取得撼人心魄的藝術(shù)效果,使此詩實際上成為山水杰作。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創(chuàng)作背景
這是孟浩然投贈給張九齡的干謁詩,當作于唐玄宗開元二十一年(733年)。當時孟浩然西游長安,張九齡任秘書少監(jiān)、集賢院學士副知院士,二人及王維為忘年之交。后張九齡拜中書令,孟浩然寫了這首詩贈給張九齡,目的是想得到張九齡的引薦、賞識和錄用。只是為了保持一點身份,才寫得那樣委婉,極力泯滅那干謁的痕跡。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作者
孟浩然,唐代詩人。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人(今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因他未曾入仕,又被稱為孟山人。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頓、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以隱士終身。曾隱居鹿門山,著詩二百余首。年四十,游長安,應(yīng)進士不第。
曾在太學賦詩,名動公卿,一座傾服,為之擱筆。后為荊州從事,患疽卒。曾游歷東南各地。詩與另一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并稱“王孟”。其詩清淡,長于寫景,多反映山水田園和隱逸、行旅等內(nèi)容,絕大部分為五言短篇,在藝術(shù)上有獨特的造詣。有《孟浩然集》三卷,今編詩二卷。
猜你喜歡

端午節(jié)祝福詩句 端午節(jié)祝福詩句大全


關(guān)于芒種的詩句古詩 描寫芒種的古詩詞


芒種節(jié)氣古詩有哪些 芒種的古詩有哪幾首


芒種節(jié)氣詩詞 關(guān)于芒種的詩句古詩


贊美芒種的詩句 關(guān)于芒種節(jié)氣的詩句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種類


25是質(zhì)數(shù)還是合數(shù) 質(zhì)數(shù)是什么


28的因數(shù)有 因數(shù)的定義


32的因數(shù) 因數(shù)和乘數(shù)是否相同嗎


33的因數(shù) 33的因數(shù)有幾個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頷聯(lián)賞析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的頷聯(lián)的妙處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賞析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湖亭望水頷聯(lián)賞析 湖亭望水白居易頷聯(lián)賞析


張丞相好書而不工文言文翻譯 張丞相好書而不工什么意思


張丞相好草書文言文翻譯 張丞相好草書文言文翻譯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