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第幾個國慶節(jié)2022 國慶一詞的歷史發(fā)展
2022-09-14 天奇生活 【 字體:大 中 小 】
今年(2022年)是第73個國慶節(jié)。1949年12月2日,國家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通過的決議指出:“國家委員會宣告稱:自1950年起,即以每年的10月1日,即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的偉大日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這就是把“10月1日”確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日”,即“國慶日”的來歷。從1950年起,每年的10月1日成為了中國各族人民隆重歡慶的節(jié)日。
國慶一詞的歷史發(fā)展
“國慶”一詞,本指國家喜慶之事,最早見于西晉。西晉的文學家陸機在《五等諸侯論》一文中就曾有“國慶獨饗其利,主憂莫與其害”的記載、我國封建時代、國家喜慶的大事,莫大過于領導的登基、誕辰(清朝稱皇帝的生日為萬歲節(jié))等。因而我國古代把皇帝即位、誕辰稱為“國慶”。今天稱國家建立的紀念日為國慶節(jié)。
國慶節(jié)介紹
國慶節(jié)是由一個國家制定的用來紀念國家本身的法定假日。雖然絕大部分國家都有類似的紀念日,但是由于復雜的政局關系,部分國家的這一節(jié)日不能夠稱為國慶日,比如美國只有獨立日,沒有國慶日,但是兩者意義相同。
節(jié)日意義
1、國家象征:國慶紀念日是近代民族國家的一種特征,是伴隨著近代民族國家的出現(xiàn)而出現(xiàn)的,并且變得尤為重要。它成為一個獨立國家的標志,反映這個國家的國體和政體。
2、功能體現(xiàn):國慶這種特殊紀念方式一旦成為新的、全民性的節(jié)日形式,便承載了反映這個國家、民族的凝聚力的功能。同時國慶日上的大規(guī)模慶典活動,也是國家動員與號召力的具體體現(xiàn)。
3、基本特征:顯示力量、增強國民信心,體現(xiàn)凝聚力,發(fā)揮號召力,即為國慶慶典的三個基本特征。
猜你喜歡
立春后大蔥怎么保存 怎么判斷大蔥變質了
立春后怎樣保存玉米 玉米儲存注意事項
立春后喝什么花茶 立春后飲食注意事項
立春后還會冷多久 立春的氣候特點
立春后怎么養(yǎng)生最好 立春后吃什么養(yǎng)生
立春后曬背有什么好處 立春后曬背注意事項
走親戚為什么夫妻不能同房睡 不同地區(qū)走親戚習俗差異有哪些
走親戚一般上午還是下午 走親戚時需要注意哪些禮儀細節(jié)
走親戚送什么水果好 走親戚需要注意什么
走親戚串門送什么禮物 走親戚有什么忌諱
今年是第幾個國慶節(jié)2022 國慶一詞的歷史發(fā)展
芒種是第幾個節(jié)氣 芒種節(jié)氣的由來
2024年環(huán)境日是第幾個環(huán)境日 設立世界環(huán)境日的目的
今年處暑是8月幾號 處暑時節(jié)有哪些農事活動
秋分是幾月幾日 秋分是什么時間
2023立秋是三伏的第幾天 立秋象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