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所在位置: 天奇生活 > 生活 > 正文

暴雨是如何形成的 暴雨怎么形成的

2021-06-15 天奇生活 【 字體:

  暴雨形成從宏觀物理條件來說,產生暴雨的主要物理條件是充足的源源不斷的水蒸氣、強盛而持久的氣流上升運動和大氣層結構的不穩(wěn)定而形成的。引起中國大范圍暴雨的天氣系統(tǒng)主要有鋒、氣旋、切變線、低渦、槽、臺風、東風波和熱帶輻合帶等。此外,在干旱與半干旱的局部地區(qū)熱力性雷陣雨也可造成短歷時、小面積的特大暴雨。

暴雨是如何形成的

  暴雨是指降水強度很大的雨,常在積雨云中形成。中國氣象上規(guī)定,24小時降水量為50毫米以上的強降雨稱為“暴雨”。按其降水強度大小又分為三個等級,即24小時降水量為50-99.9毫米稱“暴雨”、100-249.9毫米之間為“大暴雨”、250毫米以上稱“特大暴雨”。但由于各地降水和地形特點不同,所以各地暴雨洪澇的標準也有所不同。

暴雨是如何形成的

  暴雨預警信號的等級分為四個等級,Ⅳ級(一般)、Ⅲ級(較重)、Ⅱ級(嚴重)、Ⅰ級(特別嚴重),分別用藍色、黃色、橙色、紅色中英文圖標標識。在業(yè)務實踐中,又可按照發(fā)生和影響范圍的大小將暴雨劃分為:局地暴雨、區(qū)域性暴雨、大范圍暴雨、特大范圍暴雨。局地暴雨歷時僅幾個小時或幾十個小時左右,一般會影響幾十至幾千平方千米,造成的危害較輕。

暴雨是如何形成的

  特大暴雨是一種災害性天氣,往往造成洪澇災害和嚴重的水土流失,導致工程失事、堤防潰決和農作物被淹等重大的經濟損失。特別是對于一些地勢低洼、地形閉塞的地區(qū),雨水不能迅速宣泄造成農田積水和土壤水分過度飽和,會造成更多的災害。

猜你喜歡

青團的餡料有哪些 青團的別名

青團的餡料有哪些 青團的別名

2025-03-21
18.1萬
青團怎么做好吃 做青團的小技巧

青團怎么做好吃 做青團的小技巧

2025-03-21
11.3萬
吃青團需要注意什么 青團的常見做法

吃青團需要注意什么 青團的常見做法

2025-03-20
13.3萬
春捂到什么時候最合適 春捂有哪些好處

春捂到什么時候最合適 春捂有哪些好處

2025-03-20
18.4萬
春分飲食注意事項 如何通過飲食預防春困

春分飲食注意事項 如何通過飲食預防春困

2025-03-19
14.7萬
春分節(jié)氣注意事項 春分節(jié)氣天氣變化

春分節(jié)氣注意事項 春分節(jié)氣天氣變化

2025-03-19
10.6萬
黃燜雞的做法 哪些人不適合吃黃燜雞

黃燜雞的做法 哪些人不適合吃黃燜雞

2025-03-18
10.1萬
春分節(jié)氣喝什么湯 春分節(jié)氣的習俗

春分節(jié)氣喝什么湯 春分節(jié)氣的習俗

2025-03-18
7.4萬
春分節(jié)氣吃什么好 春分節(jié)氣喝什么茶飲

春分節(jié)氣吃什么好 春分節(jié)氣喝什么茶飲

2025-03-17
10.6萬
春分節(jié)氣怎么養(yǎng)生 春分養(yǎng)生食譜

春分節(jié)氣怎么養(yǎng)生 春分養(yǎng)生食譜

2025-03-17
16.1萬
熱門推薦
相關推薦 更多 >>

暴雨是如何形成的 暴雨怎么形成的

暴雨是如何形成的 暴雨怎么形成的
暴雨形成從宏觀物理條件來說,產生暴雨的主要物理條件是充足的源源不斷的水蒸氣、強盛而持久的氣流上升運動和大氣層結構的不穩(wěn)定而形成的。引起中國大范圍暴雨的天氣系統(tǒng)主要有鋒、氣旋、切變線、低渦、槽、臺風、東風波和熱帶輻合帶等。此外,在干旱與半干旱的局部地區(qū)熱力性雷陣雨也可造成短歷時、小面積的特大暴雨。

月球是如何形成的 地球月球的形成

月球是如何形成的 地球月球的形成
對于月球的起源,大致有四種說法,分別是分裂說、俘獲說、同源說、碰撞說。分裂說是最早解釋月球起源的一種假設。早在1898年,著名生物學家達爾文的兒子喬治·達爾文就在《太陽系中的潮汐和類似效應》一文中指出,月球本來是地球的一部分,后來由于地球轉速太快,把地球上一部分物質拋了出去,這些物質脫離地球后形成了月球。

云是怎么形成的 云形成的原因及條件

云是怎么形成的 云形成的原因及條件
太陽照在地球的表面,水蒸發(fā)形成水蒸氣,一旦水汽過飽和,水分子就會聚集在空氣中的微塵(凝結核)周圍,由此產生的水滴或冰晶將陽光散射到各個方向,這就產生了云的外觀。并且,云可以形成各種的形狀,也因在天上的不同高度、形態(tài)而分為許多種。

中秋節(jié)是怎么形成的? 中秋節(jié)是怎么形成

中秋節(jié)是怎么形成的? 中秋節(jié)是怎么形成
中秋節(jié)由古代祭月慢慢演變而來。古代歷法把每個季節(jié)分為三個月,分別是孟月、仲月、季月。農歷八月份正好是秋季的第二個月,所以被稱為“仲秋”,而農歷八月十五正好是秋季的一半,所以被稱為“中秋”。最初這一天被定為古代帝王祭月的節(jié)日,慢慢就演變成為中秋節(jié)。中秋節(jié)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jié)日之一,這也是我國僅次于春節(jié)的第二大傳統(tǒng)節(jié)日。

水是怎么形成的 水是如何形成的

水是怎么形成的 水是如何形成的
對于地球上的水的來源,目前比較有代表性的是“外源說”和“內源說”兩種說法。外源說認為地球上的水來自地球外部。自源說認為地球上的水來自于地球本身。地球是由原始的太陽星云氣體和塵埃經過分餾、坍縮、凝聚而形成的。凝聚后的這些星子繼續(xù)聚集形成行星的胚胎,然后進一步增大生長而形成原始地球。

霧是怎樣形成的 霧如何形成的

霧是怎樣形成的 霧如何形成的
當空氣中含有的水汽多余一定溫度條件下的飽和水汽時,多余水汽就會開始凝結,和空氣中的微小灰塵顆粒結合在一起,從而互相粘粘,形成小水滴或者是小冰晶,這就形成了霧。凡是在有利于空氣低層冷卻的地區(qū),如果水汽充分,風力微和,大氣層結穩(wěn)定,并有大量的凝結核存在,便最容易生成霧。
友情鏈接